欢迎来到365466.com www.clrsi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专家支招
专题集锦
 
当前位置:365466.com >> 荆州妇女网 >> 专题 >> 妇联改革 >> 内容阅读
 
湖北省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3日 11:08:59 来源: 阅读次数:8842】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妇联、省妇联改革部署,全面推动我省村(社区)妇联组织改革,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会改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推进“会改联”工作是落实中央、省委群团改革精神,深化妇联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村(社区)妇代会改建为村(社区)妇联,可以把愿做妇联工作、能做妇联工作、会做妇联工作的同志吸纳到队伍中来,进一步扩大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力量,破解上多下少的“倒金字塔”难题,使妇联组织在基层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妇女群众中,从而更好地组织动员妇女、教育引导妇女、联系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各级妇联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重视“会改联”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会改联”工作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将村(社区)妇女代表会改建成妇联,建立健全村(社区)妇联组织体系、创新村(社区)妇联组织设置、壮大基层妇女工作力量、激活“妇女之家”功能,逐步扩大基层妇联组织的有效覆盖,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到2017年底,全省80%以上的村(社区)完成“会改联”工作,到2018上半年,全省“会改联”工作全面完成。
三、主要任务
(一)改建村(社区)妇女组织。在原有村(社区)妇代会的基础上,改建成立村(社区)妇女联合会,健全以村(社区)妇联为核心,多种妇女组织融合并存的“1+N”基层妇联组织网络体系。并将村(社区)妇联组织纵向扎根到村民小组、楼栋网格、文化广场等妇女生活的最小单位,横向拓展到辖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新领域和妇女互助组、妇女联谊会、妇女兴趣小组等妇女自组织。
(二)壮大村(社区)妇联班子及骨干队伍。村(社区)妇联执委会由主席、专兼职副主席和执委组成,原则上不少于11人,设主席1名,专、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名。妇联主席由村(社区)女主职干部或“两委”成员中的女性兼任,专职副主席由村(社区)女干部担任。按照“知妇女群众、懂妇女群众、爱妇女群众”的要求,把做妇联工作、能做妇联工作、会做妇联工作的女性吸纳进村(社区)妇联班子及骨干队伍。注重从驻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女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女性负责人、女大户、女经纪人、女医生、女校长(女教师)、女园长、巾帼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文体团队女性负责人、女调解员、女网格员、网络组织女性负责人等人员中广泛筛选推荐,有效解决基层妇联工作人员短缺问题。
(三)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村(社区)妇联基本建立“党建带妇建”的领导体制。通过改革,建立依靠妇女群众推进工作的运行机制,组织活动请妇女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妇女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妇女群众一起评议,服务项目请群众一起策划,考核工作请群众一起评价。建立妇联主席轮值制度。围绕妇联主责主业、上级妇联要求和当地妇女需求,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月度工作安排,由专职妇联干部负责统筹规划和日常协调,由兼职副主席、执委轮值,配合专职妇联干部完成月度工作任务和牵头做好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妇女议事会制度。村(社区)妇联定期召开妇女议事会,在工作安排、活动策划、开展活动等环节广泛听取妇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妇女儿童工作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四)做实“妇女之家”服务平台。以充实服务、发挥作用、强化保障、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建强管好用活“妇女之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妇女之家”阵地,将“妇女之家”建成基层民主协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凝聚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组织,强化“妇女之家”服务功能,在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综合维权、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留守流动及困境妇女儿童关爱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妇女之家”工作和活动品牌。今年省妇联将在全省开展示范“妇女之家”拉练检查,推出一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创新示范点。
(五)开展“三亮”活动。村(社区)妇联开展以“妇联组织亮牌子、妇联干部亮身份、妇女工作亮作为”为主要内容的“三亮”活动,在“妇女之家”和妇女集中活动场所、网络等阵地,公布妇联组织和干部队伍信息、公布工作任务和履职清单、公布妇女儿童工作项目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接受妇女群众广泛监督和民主评议。围绕妇联重点工作的谋划和部署,推进职能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实事化、实事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社会化的“四化同步”工作方式,打造妇女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妇联组织的社会识别度,切实增强基层妇联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普通妇女服务。
四、方法步骤
(一)筹备阶段。市州妇联成立“会改联”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会改联”工作。开展前期工作调研,全面了解掌握村(社区)妇联组织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会改联”工作试点,指导县市区制定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改建工作方案,开展“会改联”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流程。
(二)实施阶段。省妇联召开“会改联”工作推进会议,督办各地推进“会改联”工作情况,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各级妇联指导村(社区)妇联制定改建工作方案,推选妇女代表和执委会候选人,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执委会。完善村(社区)妇联组织网络和“妇女之家”阵地,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开展“三亮”活动,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服务项目。
(三)总结阶段。各地妇联根据前期改建工作方案自行检查验收,汇总相关数据,巩固工作成效。对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建立村(社区)妇联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重视支持。“会改联”工作是妇联组织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新探索、新尝试,是妇联系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妇联要高度重视,争取并坚持“党建带妇建”,积极向同级党组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部门领导汇报,争取党组织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上一级妇联要积极与下一级党委协商沟通,争取以当地党委或组织部门名义发文,统筹推进改建工作,并给予资金支持。
(二)强化工作责任。市州妇联要做好村(社区)妇联组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调研,做好“会改联”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推进和督查指导。县市区妇联指导乡镇(街道)妇联、村(社区)妇联制定“会改联”工作实施方案,并就“会改联”的重要意义、工作流程、重要工作节点和工作要求等内容开展业务培训,及时解决村(社区)“会改联”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乡镇(街道)妇联履行直接责任,直接推动和指导村(社区)开展“会改联”工作。
(三)强化督办指导。各级妇联明确职责,细化任务,确定时间进度表,把工作落到实处。各地要建立月度工作定期推进、通报制度。市州妇联每月15日前将推进情况报省妇联,省妇联将及时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对村(社区)“会改联”工作推进不力、进度落后或违背改革要求的市州,省妇联将对市州妇联主席进行约谈。
(四)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妇联要结合妇联组织改革工作,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先进妇联组织和优秀妇女典型,为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妇联要认真总结推动“会改联”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善于发现妇联兼职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履行服务妇女儿童职责的先进典型,及时开展经验交流和总结推广。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
2017年7月13日

附件:
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基本流程
 
1.制定工作方案。乡镇(街道)妇联制定《XX乡镇(街道)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方案》,报乡镇党委同意后发文,推动村(社区)党组织落实。《方案》应确定改建工作步骤、主要任务、时间安排等内容。
2.召开动员大会。乡镇(街道)召开动员大会,部署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并开展骨干培训。
3.成立工作专班。村(社区)妇代会在党组织领导下,根据乡镇(街道)《方案》有关要求,成立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负责做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代表资格审查、执委会候选人推荐、工作报告起草、选举办法制定和其他筹备工作。
4.确定妇女代表和执委名额。村(社区)妇联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和上级妇联指导下,根据辖区妇女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村(社区)妇女代表和妇联执委名额。
5.推选妇女代表。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村(社区)妇女代表,经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审核通过后生效。
6.推荐妇联执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自下而上协商推荐执委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候选人,经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审核,报同级党组织同意并征求上一级妇联同意后,提交妇女代表大会选举。
7.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召开。代表大会的工作任务是报告总结村(社区)妇代会工作,明确今后的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妇联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实行等额选举;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差额比例不低于执委会总人数的5%(至少1人)。选举结果以书面形式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并报乡镇(街道)妇联备案。
8.健全组织网络,开展“三亮”活动。村(社区)妇联完善妇联组织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建好“妇女之家”阵地。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干部履职清单,扎实开展“三亮”活动,接受妇女群众监督。
9.健全规章制度。各级妇联要指导村(社区)妇联组织建立和完善工作运行,副主席、执委作用发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相关工作制度。
10.开展教育培训。乡镇(街道)妇联将新任村(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和执委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上一篇:没有新闻
下一篇:湖北省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鄂ICP备12011436号-1   copyright @2010-2011 荆州妇女网 网址:www.clrsit.com Email:jingzhoushi@hbwomen.org.cn 主办单位:3654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