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名片
石首市团山寺镇的张光勇与妻子龚海燕白手创业,凭借勤劳和诚信,实现财富的积聚。目前,夫妇俩经营着一家超市和一家蛋鸡养殖场。经济条件改善后,张光勇坚持扶贫济困,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送爱心活动。在经营好小家的同时,更不忘回馈大家,张光勇夫妇收获周边群众的称赞和敬意。
家风家训
付出总会有回报。
面对窘境 夫妇选择创业
几年来,每逢夜幕降临时,石首市团山寺镇连心桥社区的俏姨妈们便聚集在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目前,连心桥社区广场舞舞蹈队成员已达100 余人。说起日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娱活动,居民们就忍不住称赞一个人,她就是张光勇的妻子龚海燕。2012 年起,龚海燕购买设备并每年出资4 万余元,聘请专业舞蹈老师教社区妇女跳广场舞。
“吃水不忘挖井人。”龚海燕说,“自己的财富来自乡亲父老的支持,回馈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他们在创业前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栋破旧窄小的土墙屋和体弱的父母,就是张光勇的全部家当。“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一句承诺让龚海燕动了心,她不顾家人反对执意选择张光勇。家里的窘迫状况让小两口不停地思考着改变。龚海燕硬着头皮回娘家借来800元,开启艰难的创业之路,推着满载生活用品的板车走村串巷地叫卖。
起初,没有生意经验的夫妻俩虽然总是早出晚归,可货物并没卖掉多少,两人感到身心俱疲。眼看着本钱越来越少,货越积越多,张光勇有些懊恼。“我们只是还没有找到成功的路。”不服输的龚海燕不愿向命运低头,她一边安抚丈夫,一边反思问题所在。
小家致富 不忘回馈乡邻
平复心情后,张光勇和龚海燕一起讨论经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面对未知的明天。而后,夫妇俩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在一起讨论得失。经过不断地总结问题和不足,并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后,他们的生意迎来了转机。
进货时,夫妇俩精挑细选,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锅碗瓢盆每件货物都要选最好的;售卖时,他们让利于人,每件货物只赚取微薄的利润,以吸引客源;服务时,他们热情待人,哪怕顾客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不买,他们也是笑脸相送。
付出总有回报。几年的用心经营,团山寺镇及周边乡镇的群众都认识了这对热情的夫妇,这也为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积攒了人脉、奠定了基础。
从小杂摊到小超市,再到购物广场,夫妇俩实现了创业的三级跳。张光勇与支持自己生意的乡邻结下了缘,也不忘回馈大家。这些年来,夫妇俩坚持扶贫济困,只要是到超市购物的贫困群众,他们都会主动减免购物金额,或是赠送小型生活必需品。每年,他们还定期组织超市员工到镇福利院开展送爱心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