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开展“五好”妇联基层组织
创建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
坚持党建带妇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妇联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和全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全省基层党建三年规划和考评项目中党建带妇建工作要求,巩固和深化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成果,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省委组织部、省妇联决定,在全省联合开展“五好”妇联基层组织创建竞赛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以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增强妇联基层组织活力,有效发挥作用为目标,以进一步解决“ 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能办好事”为重点,不断提高妇联基层组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建设。
二、竞赛范围
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
三、竞赛时间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
四、竞赛目标
从现在开始,用两年时间在全省 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中广泛开展“五好”妇联基层组织创建竞赛活动。力争通过“五抓”即“抓组建、抓管理、抓培训、抓保障、抓活动”,实现“五有”即“有健全的组织、有完善的制度、有活跃的队伍、有丰富的活动、有基本的保障”,达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妇女群众反映好”的工作目标。党的十八大前,在全省评选表彰第一批30个妇联基层组织“五好”创建竞赛活动先进乡镇(街道)、100个妇联基层组织“五好”创建竞赛活动先进村(社区)。省妇女“十一大”前评选表彰第二批先进基层妇联组织,并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妇联授予优秀组织奖。
五、竞赛内容
(一)乡镇妇联、村妇代会
1、有健全的组织。乡镇妇联组织健全,按期换届。村妇代会组建率100%。 村妇代会与村级党组织同步换届。妇女组织在经济合作组织、产业链、农村专业市场、农业协会等领域组建率高。
2、有完善的制度。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纳入基层党建规划和考评细则,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乡镇党委、村党总支(党支部)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妇女工作。建立乡(镇)妇联和村妇代会议事、培训、会议、代表联系、开展活动、帮扶特困群体等制度。村妇代会主任每年向乡镇妇联报告工作。妇女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工作台账健全。
3、有活跃的队伍。选优配强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妇联主席,配备一名专职妇女工作干部。在第八届村级组织换届中,妇女进村委会比例达100%、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达100%、妇女进村支委会比例、妇女担任村“两委”正职比例和村“两委”中妇女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乡镇妇联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委员、妇女小组长、妇女骨干作用发挥好。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每年接受一次上级妇联组织的业务培训。做好在优秀女性中培养发展女党员工作,推动女党员比例的提高。
4、有丰富的活动。广泛开展“巾帼建功新农村”活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家庭工作,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家庭,邻里关照互助”活动。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平安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经常化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活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利用率高,培训效果好。大力选树妇女先进典型。妇女活动有影响,群众反映好。
5、有基本的保障。乡镇妇联工作经费纳入乡财政预算。村委会安排一定的妇女工作经费,探索多元的村妇代会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好“妇女之家”。保证100%的行政村建立“妇女之家”,并做到有一个统一的标牌、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套办公活动设施、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一批妇女儿童书籍、一套记录完整的活动档案。“妇女之家“活动经常,管理规范。
(二)街道、社区妇联
1、有健全的组织。街道辖区内妇女组织体系健全,社区妇联组建率100%。社区妇联与党组织同步换届。驻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劳动者协会妇委会(妇代会)组建率达到85%以上。积极培育发展各种妇女社团。
2、有完善的制度。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纳入党建规划和考评细则,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党支部)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妇女工作。建立街道、社区妇女议事、培训、会议、代表联系、开展活动、评比表彰、帮扶特困群体等制度。社区妇联每年向街道妇联报告工作。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妇女工作台账健全。
3、有活跃的队伍。选优配强街道、社区妇联主席。社区妇联主席进“两委”达100%。充分发挥妇联主席联系委员、妇女委员联系代表、妇女代表联系群众作用。街道、社区妇联主席每年接受一次上级妇联组织的业务培训。做好在优秀女性中培养发展女党员工作,推动女党员比例的提高。
4、有丰富的活动。广泛开展“巾帼建功”活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推进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独特作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经常化的妇女教育培训活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利用率高,培训效果好。积极选树妇女先进典型。妇女活动有影响,群众反映好。
5、有基本的保障。街道妇联组织工作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社区安排一定的妇女工作经费,探索建立多元的社区妇联经费保障制度。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好“妇女之家”。保证“妇女之家”建家率100%,并做到有一个统一的标牌、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套办公活动设施、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一批妇女儿童书籍、一套记录完整的活动档案。“妇女之家”活动经常,管理规范。
六、竞赛步骤
竞赛活动共分组织发动、推动实施、阶段评估、巩固提高等五个步骤。
1、组织发动阶段(2011年6月)。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广泛宣传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召开工作会议进行专题安排部署。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妇联基层组织按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细化落实方案,迅速启动竞赛活动。
2、推动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进工作落实。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方式,落实各项工作。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妇联要加强对下一级组织活动开展情况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妇联组织要突出各自特点,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促进竞赛活动在基层妇联组织中广泛深入地开展。
3、阶段评估阶段(2012年6月-7月)。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党委组织部和妇联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逐级自查评估,对各地报送的情况进行初审,并实地检查核实。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委组织部和省妇联报告竞赛活动情况,按分配名额申报全省第一批表彰对象。省委组织部和省妇联根据各地申报情况进行认真复核审议,并就有关情况重点进行实地抽查,确定第一批表彰对象,进行阶段小结。
4、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3年7月)。根据各地工作开展情况,采取媒体宣传、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等形式推广先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推动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五好“基层组织创建整体达标。在省妇女“十一大”召开前,省委组织部和省妇联对各地整体推进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表彰第二批先进基层组织,并根据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工作情况评定组织奖,召开表彰大会进行表彰。
七、活动要求
在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 “五好”妇联基层组织创建竞赛活动是推进党建带妇建,实现党群共建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妇联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实施。
1、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妇联要高度重视 “五好”妇联基层组织竞赛活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地各单位要将竞赛活动纳入组织部门党建考评项目和妇联目标管理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检查指导、督办通报、激励表彰制度。确保竞赛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省委组织部、省妇联将对竞赛活动实行工作季报制度,并适时组织督导组对各地竞赛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在主流媒体和党建网、妇女网上开辟专栏、专版进行广泛宣传。宣传竞赛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妇联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的成功经验,宣传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各级妇联组织创先进,广大妇女争优秀的良好氛围。要抓住“十一”、元旦、春节、“三八”、“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不断掀起竞赛活动的热潮,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3、大胆创新,鼓励创造。各地各单位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妇联基层组织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创造。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党建发展成果,充分激发妇联基层组织活力,不断提高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妇女之家”建设得更加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