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橙色娘子军》背景介绍
《橙色娘子军》荆州电视台原创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江汉风》的子栏目,2004年《江汉风》改版后,不仅是节目时长、播报方式、内容的变化,更是服务的理念的的变化。“为你为我说实话知冷知热江汉风”这句响亮的口号传遍荆州的大街小巷。从40分钟到60分钟再到70分钟的大型直播民生新闻栏目,《江汉风》始终挺立民生第一线,以贴近与服务为宗旨和理念,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生活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为了体现为百姓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的理念,在《江汉风》改版之时,一档为百姓帮忙的子栏目《官慧帮忙》应运而生了,《官慧帮忙》以主持人官慧为主,她帮老百姓解决遇到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每周两期。因为解决了很多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有人甚至把官慧看做知心姐姐,不管是生活难题,家庭纠纷、情感难难题观众最先想到的就是官慧,因为及时的化解矛盾,做好了职能部门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工作,荆州市信访局还专门聘请了官慧做荆州市信访形象大使。
2009年底,为了拓宽服务对象的面,解决更多市民的实际困难,遇到的问题。《官慧帮忙》改版升级为《橙色娘子军》,《橙色娘子军》由原先的一人帮忙,到团队帮忙,由点对点的解决单个市民的问题延伸到服务大民生,只要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就是“橙色娘子军”需要解答,救助的问题。
在扩大服务面上,《橙色娘子军》形成有效的机制和流程,与荆州市信访局联动、与荆州市市长热线办公室和全市多家窗口服务单位联动,使受助的群众增多了。
同时,“橙色娘子军”成员,还兼顾了热心大使,形象大使的称号,不仅提供帮忙服务,还关心关注困难群体,组织媒体行动以及公益活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为了更好的关爱荆州市救助站的流浪儿童,“橙色娘子军”的成员成为了荆州市救助站的名誉站长。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江汉风》推出了《橙色娘子军》,此栏目每周四期,子栏目以“橙色娘子军帮忙帮到底”为口号,获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二、《橙色娘子军》栏目介绍
《橙色娘子军》节目内涵:橙色,是《江汉风》的主色调,突出温暖和帮助,节目的定位是“帮忙”,尽力做到事事有结果、事事有效果。节目的立场是“沟通”,“做百姓和政府的桥梁”,“依靠和发动社会各方的爱心力量,形成互帮互助”,《橙色娘子军》努力的方向就是成为沟通的纽带与桥梁、构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橙色娘子军》成员介绍:“橙色娘子军”不是一个人的符号,而是《江汉风》所有女记者的统称,主要成员为李清华、刘娅、刘然、王洁心和周颖。
三、《橙色娘子军》事迹介绍
“橙色娘子军”市民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者
在《橙色娘子军》遇到的求助事件中,很多事件都是办证难,证件包括房产证、土地证、驾照、营业执照、护照等。由于涉及的部门之多,需要准备的证件和繁琐的环节困扰受众的难题,“橙色娘子军”以急市民之所急,紧记市民的托付,跑部门,磨嘴皮,出色的完成了这些工作,并在工作中总结出,办理证件的方式,方法,让很多市民了解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属于哪一类,应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
事例:2011年9月初,家住武德路的钱先生跟我们反映,他是恩施人,想把户口挂靠在居住在武德路的爱人这边,但是却发现自己的爱人虽然是荆州市的身份证,家住武德路,却一直没有户口。橙色娘子军接到这个求助后,通过找到武德路居委会了解到,这是荆州沙市两区划分时的历史问题,两边居委会认为钱先生的爱人都不是他们辖区的居民,户口不应该出他们开出,在了解过程中,记者发现,其实不仅钱先生的爱人户口无着落,这个小区里200多人没有户口,为了帮忙这一批群众,秉着不放弃,不退缩、帮忙帮到底的原则,橙色娘子军周颖先后到找了武德路社区居委会7次,解放路街道3次,沙市区政府3次,先后播发了《家住武德路 办证两不管》、《家住武德路 到底谁来管》、《家住武德路 户口终于有着落了》等新闻,经过报道引起荆州区沙市区的高度重视,经过区与区之间,街办与街办的协调处理,钱先生爱人的户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200多户居民的户口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橙色娘子军” 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的化解者
在日常的求助信息中,“橙色娘子军”也会经常接到家庭求助的信息,因为夫妻、子女沟通问题,导致家庭矛盾激化,接到这样的信息,“橙色娘子军”也会根据家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情感救助,做好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工作,在化解家庭矛盾之中,总结出了一套,家庭成员相处的方式,方法,受到了观众好评。
事例:2010年12月22日,娘子军成员王洁心,接到了一个报料,一对重新组合的家庭产生了矛盾,胡师傅的爱人尹女士离家出走,起因是尹女士养了一只兔子,胡师傅不让他养,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家庭矛盾的根源是家庭中的钱谁来管的问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这种家庭琐事,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双方共同妥协来维护家庭的稳定,在记者的沟通下,尹女士回到了家,胡师傅也让了一步,保证两人共同监管夫妻共同的财产。
“橙色娘子军”涉及民生公众信息、实用信息的发布者
因为信息的发布的渠道不多,,市民经常会询问一些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大民生的信息,如:公交车怎么改道了?低保领取的标准?申请经济适用房的要求是什么等等,这样的求助,对象虽然是一人,但是服务的受众却是多人。遇到这种情况,“橙色娘子军”也充当起了包打听的角色。
事例: 2011年11月20号,记者接到观众的求助,他们反映,西干渠上的江汉北路桥正在修建,可不知为什么突然停工了,这座的修建,关系着两岸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为此,“橙色娘子军”成员周颖找到了施工方,并打听到了准备开通的时间,以及停工的原因,及时编发了这条新闻,引起了附近观众的好评。
就业问题是困扰市民的大问题,找什么工作,怎么找工作,需要什么技能,都是市民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橙色娘子军”与荆州市劳动就业部门联动,深入厂区,了解需要人员的单位的生产生活情况,待遇薪资问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企业的机会,方便就业的平台。每年的年初,“橙色娘子军”都会与相关部门联动,开展招聘会,促进就业。
“橙色娘子军”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农民工是困难群体,每年年关将至,一年到头,他们就指望着自己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为了让他们早日回家团圆,“橙色娘子军”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司法部门帮助他们讨工资,同时在讨要工资的过程中,分析和盘点讨工资的难点到底在哪?如何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农民工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过程中应该怎么规避风险等。不仅是在讨薪的过程,“橙色娘子军”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在日常的帮忙过程中,在人情与法理中,合情合理的去帮忙救助对象。
事例:2010年年底,娘子军刘娅开始帮助农民工讨要工钱,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穿梭在荆州市的各个角落,走访于各个企业和劳动监察大队,帮助农民工讨要到了几十万血汗钱。2011年1月13日,一位来自沙市区锣场镇的女士找到了娘子军,说自己的儿子现在得了重病,急需医药费,可是包工头却迟迟不付工钱,看着病床上的儿子一日比一日消瘦,这位母亲无奈之下,找到了娘子军,娘子军刘娅随后在1月13日当天、1月14日、1月16日和1月17日四天时间里帮助这位母亲寻找包工头,终于在17日那天拿到全部欠款4700元。在之后的1月23日,娘子军刘娅又帮助重庆的20多位农民工讨要到了20万的工钱,让大家都能够安心回家过年。
“橙色娘子军”帮扶困难的群众的先行者
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些生活贫困的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与救助,为了体现这种关爱,在特别的节日里,“橙色娘子军”都会发起爱心行动,温暖困难群众,送礼品,拜年,完成心愿等,发起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行动,成为困难群众可依靠的知心人。
事例:2010年12月20日,橙色娘子军发起圣诞圆梦行动,号召爱心人士帮助残联康复中心的17个孩子实现了圣诞愿望,之后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我们又帮助荆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孩子们实现了圣诞愿望。除了圣诞节,以后的每个节日,娘子军都会发起爱心行动,将温暖传递。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前后等。
“橙色娘子军”公益活动的践行者
公益活动体现了一个媒体的品质,媒体担当与责任的体现,通过公益活动,可以有效的塑造及引导市民价值观。“橙色娘子军”做为《江汉风》服务品质的具体表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践行公益活动,如每年的“送农民工回家”行动、“爱心送考”行动等。
事例:2011年5月28日,《江汉风》“橙色娘子军”携手大明眼镜“橙”心倡议,为高考学子爱心送考,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50名爱心车主,参与“橙丝带-爱心送考”公益活动,橙色娘子军与高考学子一路随行,将他们送进了考场,安心高考。2011年春节前,“橙色娘子军”参与了“送农民工回家”活动,并到农民工家中感受他们的年味,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
四、创新帮忙方式拓宽帮忙渠道塑造栏目品牌《橙色娘子军》任道重远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江汉风》帮忙节目共计播发节目300多条,而提档升级后的《橙色娘子军》共为市民成功帮忙100多次,“橙色娘子军”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橙色娘子军”的爱心公益行动,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市民的广泛赞誉。市民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拨打8234567,向“橙色娘子军”求助。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橙色娘子军》的日常节目制作流程已经很顺畅。在长期的合作中,娘子军与各职能部门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既做好了节目,也起到宣传作用,也能为今后帮助更多的市民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今后,橙色娘子军成员们也将继续秉承“橙色娘子军,帮忙帮到底”的宗旨,扎根社区,扎根居民心中,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解决居民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居民有困难的时候,就想到橙色娘子军。 2012年《橙色娘子军》在现有的版块构架下,尝试一些新的帮忙方式,开发行政资源,拓宽帮忙路径。同时,以公益行动,媒体行动推广品牌形象。其核心的目地和用意就是真心实意的帮忙,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区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