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5466.com www.clrsi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专家支招
专题集锦
 
当前位置:365466.com >> 荆州妇女网 >> 专题 >> 寻找最美家庭 >> 内容阅读
 
沙市明星老姨妈彭国珍有这样一个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三代传递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30日 10:06:30 来源: 阅读次数:8842】
 

   

    家庭名片

    彭国珍,女,73岁,沙市区解放街办白云桥社区居民。老伴张贵荣,75岁,两人1965年结婚,有2个儿子,大儿子48岁,小儿子46岁。1个孙女21岁,1个孙子22岁。

    结婚近50年来,夫妻二人勤奋工作、感情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1992年11月,在老伴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彭国珍走上了白云桥社区志愿者的岗位。社区志愿工作充满酸甜苦辣,但彭国珍的家庭给予了她毫无保留的支持,让她安心坚持了22年。在荆州市委组织部的帮助引导下,2008年,白云桥社区成立了荆州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彭国珍服务队”。2010年元月,“彭国珍服务队”模式在荆州整个城市社区得到全面推广复制。

    因本人事迹突出,彭国珍先后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荆州十大人物”、“荆州市巾帼女杰”、“市三八红旗手”、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0年11月,入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候选名单。2011年,彭国珍所在的家庭获第二届湖北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家训家风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她专心社区志愿服务他默默承担所有家务

    “我的爱人是一个模范丈夫——以前他是工厂书记,是领导;现在,他是我们家的‘后勤部长’。”彭国珍说起老伴张贵荣,脸上笑出了一朵菊花。

    1992年9月,在原沙市绒布厂工作了一辈子的彭国珍退休回到了白云桥辖区的家里。但骨子里闲不住的她,坐在家里总觉得不自在。“退休不是终点站,我就是要多做点事。”早已心意相通的老伴看出了她的心思,劝她不要着急。恰逢白云桥社区急缺人手,2个月后,彭国珍被聘为社区副主任。从此,22年来,这位社区老党员走街巷、爬楼梯,访群众,解难事,与社区每户老百姓打成一片,社区干部们都无比尊敬地称呼她“彭姨妈”。

    每天早上,彭国珍6点半就起床了,提前在社区服务中心开门前打扫卫生,做后勤。接下来是分批定点在社区执勤,维护社区环境,调解邻里纠纷,为社区事务前往各政府部门奔波,经常不到天黑不能回家,最晚一次工作到了晚上10点。

    繁忙的工作让彭国珍无暇照料家里,儿女又各自立了门户,丈夫张贵荣就主动担当起了家事,不仅管理着家庭财政的收支往来,还全权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每天清晨,张贵荣为儿子做好饭菜后,又匆匆赶回自己家为在外工作的老伴买菜洗衣做饭,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即使自己患了腰椎病、行走困难的那段时间,也都一直坚持着。

    对此,彭国珍心里很愧疚,但张贵荣总是说:“你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为你们出点力是应该的,只要你一心一意把居委会的事情做好,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有了家庭坚强的后盾,彭国珍更加放心地扎根社区、服务社区。

    这对生于忧患时代、长于传统家庭的老年夫妻,在妻子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后,两个人的传统家庭角色发生了彻底逆转,正如彭国珍自己所说,“我的军功章,也有我老伴的一半。”

    工作上受了委屈家人贴心抚慰解心结

    社区志愿服务,是一项经常要与社区居民、政府工作人员、社会人士打交道的工作,难免会有些磕碰摩擦。彭国珍和她的服务队奉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原则,往往要受些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家庭就成了彭国珍治疗伤口、抚慰心灵的地方。

    去年11月,社区一位5楼住户王师傅家里厕所漏水,直接渗进了4楼赵姨妈家厕所的墙面。赵姨妈担心墙体内埋电线漏电,与王师傅多次交涉,并将情况反映到彭国珍那里。但是,修理费用预估需要1800元,王师傅嫌贵不肯动,那阵子又生了病,心情很差,直接冲着电话里的彭国珍说“你别管”,并重重挂了电话。

    彭国珍不厌其烦先后上门做了5次工作,并联系防水材料公司,终于将原来1800元的修理费用争取降低了800元,说服王师傅修理好了厕所,并在王师傅12月又一次生病住院时,主动买礼品登门慰问,让王师傅放下了对赵姨妈的情绪。

    有一次,社区一位低保户的低保因自身原因被取消了。那户人家不理解国家低保政策,认为是彭国珍“使坏弄没的”,有段时间整天堵在彭国珍到社区的必经之路上,用很难听的言辞辱骂。

    “我活了那么多年也没受过那样的委屈,我也不是完全没脾气的人,那段时间心里真的很难过。”回忆起这里,彭国珍的眼神还带了一丝脆弱和伤感。“那段时间,老伴天天对我说,你自己坐得端、行得正,问心无愧怕个什么?不要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该做什么做什么,大家都会相信你的人品和信用。”

    有了老伴的开导和抚慰,彭国珍忍下了这段难熬的日子。时间是化解误会最好的良药,最终,那户人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此,彭国珍也谦和大度地表示了谅解。

    感恩生活回报社会端正家风熏陶后代

    总会有人问起彭国珍,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你是怎么坚持了这么久的?

    “我生于旧社会,解放前家境贫寒,困难时去菜场捡过菜吃。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来之不易,很珍惜,也很感激。”在彭国珍的眼里,现在多活一天就少活一天,总要趁自己还能动时,发挥一下余热,多做点事情回报一下社会。关爱空巢孤寡老人、徒手疏通堵塞的垃圾通道、四处奔走解决宿舍门口漫溢的粪水、调解6200多人社区的邻里纠纷……家政人员、调解员、慰老帮扶爱心人员,这些年来,彭国珍在社区义务充当过的角色,她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了。

    彭国珍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让两个儿子和孙辈们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被她的精神所感染着。小孙女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除了买书和给奶奶买礼品,从不舍得花,但只要在街上遇见流浪乞讨人员,总会给一些钱,还说自己尽一点力给他们一些小帮助,是应该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并不富裕的一家也积极响应捐款号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受难者。

 
上一篇:原公安县麻豪口镇社会福利院院长、“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刘德芬家庭:母女接力福利事业爱心奉献延续三代
下一篇:第一个报名参加彭国珍服务队的志愿者,踏踏实实乐于助人的江美容家庭:一诺20年精心照顾智障父子
 
 
 
鄂ICP备12011436号-1   copyright @2010-2011 荆州妇女网 网址:www.clrsit.com Email:jingzhoushi@hbwomen.org.cn 主办单位:365466.com